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當局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近日與臺灣立法機構關系漸趨緊張,“在野”黨民意代表更連她的肢體動作都不放過。龍應臺表示,既然選擇出仕當官,就會做牛做馬,等到有一天離開時就會海闊天空。她也認為社會應該給公務人員鼓勵,否則公務員士氣低落,會缺乏把事情做好的動力,對臺灣進步傷害大。
首次以“文化部長”身份到“立法院”備詢時,就被“立委”以“最厚臉皮‘部長’”形容,龍應臺表示,剛開始確實沒有準備,根本沒有料到那樣的語言會出現在“立法院”殿堂里,但既然已經做了,就是“做牛做馬”,要走的時候,就是海闊天空。在海闊天空之前,她會盡量做,“看我做牛做馬做到什么時候”。
針對目前當局多項重大政策飽受批評,民眾支持度大幅下滑。龍應臺認為,一個地方的進步依靠“對的政策”與“確實的執行”,如果政策錯了、執行散漫,一定往下掉。
她認為,臺灣各項政策決定,不是一兩個人的決定,各“部會”政務官、公務員都針對各業務做各項決策,這些決策都影響著公務大計,民眾都必須關心。
龍應臺說,她剛進到“文建會”時,整個“文建會”籠罩在“夢想家”音樂劇的烏云之下,員工士氣非常低迷,甚至有同仁掉著眼淚說:為什么當公務員做了99件事情,卻沒人給一個掌聲;只要有一件事有瑕疵,就會被罵到臭頭,覺得非常委屈。
龍應臺表示,如果當公務員團隊做的不錯,社會選擇看不見,不給公務員一點鼓勵,帶頭向前沖的公務員將沒有光榮感,心也會涼;如果整個文官體系沒有光榮感、自豪感,覺得多做多錯,也就會失去“把事情做好”的動力,對社會進步傷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