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連勇舜,祖上三代行醫,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在大陸當一名醫生,但受到大陸就業政策限制,他從上海的一所醫科大學畢業后卻一直無法如愿。現在,他實現夢想的機會終于來了。8月23日,國臺辦副主任孫亞夫宣布,祖國大陸正在加速修訂政策,放寬臺灣同胞在大陸就業的條件,未來在大陸高校畢業的臺灣學生可在大陸就業。24日,教育部、國臺辦又正式公布,自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大陸學校將降低臺灣學生學雜費,比照大陸學生收費標準收取,同時還將設立“臺灣學生獎(助)學金”。而早在今年6月15日,國臺辦就宣布,從2005年10月1日起,在大陸就業的臺灣居民將可以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這是一個突破”,連勇舜激動地說,從未見過大陸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拿出這么多對臺胞的優惠政策,他感嘆,“大陸對臺政策愈來愈靈活了。”
臺當局力阻求學大陸熱潮
據估計,每年在大陸讀取高等學歷的臺灣學生約有三四千人,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赴大陸留學已成為島內學子津津樂道的話題。島內計劃赴大陸就業的人數也屢創新高,2004年底已突破1萬人次。針對近日大陸出臺的幾項放寬臺灣人就業條件的措施,島內媒體認為,這些措施如同巨大的磁鐵,對臺灣的“人力資本”將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兩岸人才競爭已拉開帷幕。
面對大陸的新措施,一向對兩岸人才交流持消極態度的臺當局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防止臺灣學生掀起求學大陸熱潮,臺教育部門在大陸新措施出臺后宣稱,仍將拒絕承認大陸高等教育學歷,表示不鼓勵臺灣學生到大陸讀大學,并要求在大陸的臺商子女選擇臺商子弟學校就讀。一些“臺獨”勢力對大陸的新做法更是恨之入骨,污稱大陸此舉是“瓦解國人心理防線的隱形殺手”。
島內人士呼吁爭取大陸高級人才來臺
大陸的新措施獲得了國親兩黨和眾多島內民眾的歡迎,并引起了島內輿論對臺灣封閉的人才政策的強烈不滿。臺灣媒體指出,單純靠行政命令阻止臺灣人到大陸求學和就業只能是螳臂擋車。“既然臺灣無法抗拒大陸的經濟吸引力,只有做好基礎建設,致力經濟發展,才有機會打贏這場人才爭奪戰。否則,如果政府每天只會搞意識形態而不會搞經濟,如果政府天天只會叫‘臺獨正名’而不會‘治國’,‘人才候鳥’如何能敵過政治氣候?一邊是經濟上升的大陸,一邊是日漸邊緣化的臺灣。想想,年輕人會怎么選擇?”
一位島內專家在談到兩岸人才交流時表示,對于臺灣而言,“與其消極地禁止臺胞赴大陸工作,不如放開限制,積極地爭取大陸高級人才來臺灣工作,這才是對臺灣最有利的。”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