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乖張猖獗,“臺獨”勢力媚日求榮,民進黨當局對紀念抗戰態度冷淡,刻意漠視。這個盛夏,在“七七”這個特殊日子里,新黨諸公的“民族之旅”,就像一股清風,帶來一種“風雨故人來”的親切與慰藉,勾起了兩岸同胞多少共同的歷史記憶。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旅順日俄監獄舊址、盧溝橋,郁慕明率團一路行來,祭奠英靈,緬懷先烈,眉頭總是緊鎖著,團員們眼中閃動著淚花,面對鏡頭語帶哽咽,其虔敬之心可以觸摸。看到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場面,“萬人坑”陳列室里的累累白骨,身為一個中國人誰不悲愴憤怒!自發而至的民眾也喊出了“勿忘國恥,中國人團結起來”。館內館外,兩岸同胞,心聲相匯,情感交融,串起歷史的片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心更緊地連在一起。
訪問團所到之處,再現了連宋來訪時熱情歡迎、真誠相待的場景。無論與民眾的互動、與領導人晤談、與專家切磋、還是在大學演講,都受到大陸同胞的高度關注和親切禮遇。郁慕明主席說得好:“沒有比較,只有互補。”連、宋訪大陸,大陸方面通過他們向臺灣同胞送出“六件大禮”,涵蓋面廣,涉及行政范疇的實務,目前仍在推動落實中。新黨另辟蹊徑,將此行定位為“精神層面”,契合實際,也符合島內“泛藍一盤棋”的格局。
“精神層面”的參訪,同樣取得了豐碩的精神收獲。一方面,密集的參訪活動在在體現了血脈相連、兄弟情長,處處詮釋著兩岸不可分。聲聲感人肺腑的話語,巨大的感情沖擊,使訪問團成員們“尋找到了民族情感中最為堅實的部分”;同時,通過他們的來訪,大陸同胞更深入地認識了新黨,它旗幟鮮明、矢志不渝反“臺獨”。胡錦濤總書記高度贊賞:難能可貴。盡管臺灣有人連一句“我是中國人”都說不出口,但島內要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正義之士還大有人在。新黨反對割裂民族紐帶,較早識破了李登輝的真面目。在與形形色色分裂活動的斗爭中,他們從不缺席,從不退縮,總是沖在風口浪尖,因而更多地受到“臺獨”分子的圍攻,在島內反復受到打壓,讓人感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然而,他們身處逆境,卻不墜青云之志;爭千秋,而不計一時得失。“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喚醒民眾,始終憑著一個中國人的良知行事。
如此執著,因為他們堅信,在歷史長河中鑄就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多少淚血凝結而成的,是經過千錘百煉的。魑魅魍魎,豈能撼動!“臺獨”在民族的大熔爐里最終無法存在。時下在臺灣,反分裂斗爭依然嚴峻而復雜。面對返臺灣后可能被污名化,郁慕明一笑置之。因為路子走得對,“仰天大笑回家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坦蕩、赤誠、灑脫之語,奔涌著熱血與浩然之氣。今天,在訪問團返臺之際,讓我們為其祝福,并送上一句話:始終堅持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把握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方向,就不是孤軍奮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