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陸訪問團”定位為“民族之旅”,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家國觀念”的典型體現。不管臺灣的政治文化氛圍如何變化,但是臺灣人民心中的民族認同和祖國情懷是永遠難以磨滅的———
民族精神 永系兩岸
郁慕明說,新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陸訪問團”定位為“民族之旅”,“是因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作為在不同地區的中國人,對自己同一個民族———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崛起,我們是有責任的。”
新黨的這種關懷是傳統文化中“家國觀念”的典型體現。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管是身處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仍不忘民族大義。這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也是中華文明能夠綿延不絕發展到今天的重要因素。在今天,它又成為兩岸實現統一最重要、最深層的動因。
新黨建黨之初,就一直強調兩岸之間同根同種,并站在民族大義的高度,致力于兩岸和平統一事業。十幾年來雖然經歷了風風雨雨,但是一路走來,不改初衷,其精神確實可嘉。這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雖然國家尚未統一,但是海峽兩岸同是中國人的事實卻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不管臺灣的政治文化氛圍如何變化,但是臺灣人民心中的民族認同和祖國情懷是永遠難以磨滅的。這是國家必將走向統一的基礎和希望之所在。
物有自然,事有合離。中華民族特有的內聚力是兩岸統一的最大依據。換言之,兩岸雖然已經分離了半個世紀之久,但是祖國統一卻是不可阻擋的潮流。就臺灣民意來說,絕大部分臺灣民眾不希望兩岸的緊張氣氛升高,而是希望加強兩岸交流,促進民族和解。這已經形成了強大的民意,不是以某些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在連宋訪問大陸時已經表現得很清楚。
兩岸關系的發展已經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在歷史的轉折點上,新黨諸君敢于繼連宋之后,以彰顯民族大義為己任,沖破“臺獨”的話語霸權,展開大陸之旅,為兩岸交流的熱潮增加助力,其勇氣也是值得欽敬的。
撫今追昔 力促團結
此次新黨訪問大陸的主題之一,即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因此,這次訪問的主旋律就是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為切入點,呼喚民族的團結,共同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在中國積貧積弱的近代,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一樣共同承擔著近代中國的悲劇。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曾經共同為挽救祖國的危亡而奮斗,為祖國反侵略斗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華民族抗御外侮的歷史既是大陸的抗爭史,也是臺灣的抗爭史。統計資料顯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0年期間,臺灣同胞為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進行了英勇的斗爭,總共犧牲了65萬人。這個數字在當時人口只有500萬的臺灣,是相當龐大的。特別是李友邦將軍組織的臺灣義勇隊,轉戰四方,為山河的完整和國家的生存拋頭顱、灑熱血,在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壯麗的篇章。
林肯當年說,“一幢裂開的房子是站不住的”。兩岸人民百年的抗爭史再次驗證了這個道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民族的團結是勝利的保證。雖然近代中國積貧積弱,但是一旦國人團結起來,就表現出無與倫比的能量。正是在民族團結的基礎上,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完成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天,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起飛同樣也需要海峽兩岸和全世界的中國人共同努力來締造。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遏制住“臺獨”勢力的瘋狂進攻,形成全世界華僑華人反“獨”促統的統一戰線。新黨主席郁慕明說,“全世界中國人的大團結,才能帶來21世紀的中國人的希望,所以我們這次訪問是民族之旅,是希望喚起民族的崛起。”誠斯言也。
同創新局 共謀統一
新黨的來訪,將會對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將連宋訪問大陸后所開啟的兩岸交流的熱潮進一步升溫。連宋訪問大陸后,臺灣的民意對兩岸關系發展的態度不斷向正面轉化,對兩岸交流的呼聲日益高漲,對臺灣當局奉“臺獨”為圭臬的兩岸政策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新黨的來訪,延續了這一兩岸交流的熱潮,進一步打開兩岸交流與和解的大門,對兩岸關系的發展影響不可低估。
二、對泛藍的整合起到了推動作用。新黨來訪強化了新黨與大陸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上的共識,對在這個基礎上兩岸展開進一步的交流、協商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新黨的來訪增強了兩岸交流的氛圍,對于泛藍內部的共識形成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于泛藍內部支持者的團結,對泛藍整合是一大利好。
三、有利于臺灣人民理解和接受祖國大陸方面的誠意和善意。大陸方面一再表明,不管是誰,也不管他曾經說過什么、做過什么,只要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祖國大陸都愿意與之接觸、談商。政黨不分大小,愛國不分先后。新黨的來訪本身就說明祖國大陸以兩岸民眾福祉為歸依的對臺政策已經在臺灣內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同時,新黨這次訪問反過來也會推動臺灣人民加深對大陸對臺政策的理解。
雖然新黨在臺灣是一個小黨,但是這次新黨訪問大陸所產生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卻是不容忽視的。鬼谷子云:“經起秋毫之末,揮之于太(泰)山之本。”祖國的統一大業也是一步步走來,由量變而 質變,最后形成質的飛躍。新黨來訪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并對兩岸關系的正面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郁慕明主席也說,“這一小步是準備著未來大步的推動。”積跬步方以致千里,積小流方以成江海。新黨的大陸之行,使兩岸交流與和解邁出了新的一步,必將為后人銘記。(作者:陳星;系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