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2003年兩岸關系大事記

  時間:2005-12-08 09:29    來源:     
 
   


[1月]

  1日,陳水扁發表元旦講話,重申所謂“四不一沒有”承諾,表示可以從協商和推動兩岸直航著手,為兩岸經濟文化進一步的交流提供條件,希望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等等。

  3~7日,祖國大陸民航主管部門批準臺灣遠東、華航、華信、立榮、長榮、復興等6家航商承擔臺商“春節包機間接直航”任務。

  11日,在臺灣金馬旅行社的組織下,金門客輪“東方之星”載著123名金門各界人士及金門楊氏宗親駛抵泉州港,成為由金門首次直航入泉的臺灣客輪。

  16日,臺“陸委會”與“新聞局”原則同意,臺商或大陸訂戶訂閱的臺灣報刊雜志等平面出版品,將可以經由金門“小三通”管道進入廈門,并轉運大陸各地。

  20日,“臺灣西藏交流基金會”正式成立。陳水扁致辭時稱,“臺灣與蒙古和西藏的關系能夠改善和提升的關鍵”就是“不再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西藏流亡政府人民視作大陸人士”。

  21日,臺“證期會”代“財政部”發布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證券及期貨業務往來許可辦法”,開放證券商、證券投資信托事業、證券投資顧問事業、期貨業自1月23日起,申請直接赴祖國大陸設立辦事處。

  22日,臺“教育部”公布“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和社會領域增加重視“臺灣文化”及認識“臺灣主體性”的內容。

  24日,首都各界舉行江澤民“八項主張”發表八周年紀念座談會,錢其琛副總理發表題為《兩岸同胞同心攜手,為完成祖國統一而努力奮斗》的講話,呼吁臺灣當局要把握機會,盡快推動兩岸“三通”談判。

  26日,臺灣華航客機降落上海浦東機場,兩岸春節包機正式啟動,寫下了兩岸分隔50余年來兩岸空中間接直航的新頁。截止2月10日,承擔春節包機的臺灣6家航空公司共飛行16班、32架次,往返運送臺商及其眷屬2478人次。

  27日,臺“陸委會”通過“跨國企業邀請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從事商務相關活動許可辦法”草案,決定開放大陸商務人士可赴臺從事“專家履約”或“商務訪問”等活動。

[2月]

  5日,首批臺灣報紙自金門中轉至廈門。

  7日,臺“陸委會”以兩岸航空市場尚未開放為由,駁回在臺國際SOS公司“兩岸緊急醫療包機直航計劃”提案。

  10日,臺當局在澎湖舉辦“大陸臺商協會負責人春節座談聯誼餐會”,陳水扁就兩岸關系放話,聲稱“你不動我,我也不會惹你”,如果中共要說“一個中國”,“我們就會說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如果他們要說一國兩制,難怪有人要說一邊一國”,要求臺商“最重要的是投資臺灣優先”。

  18日,以親民黨“立委”高明見為團長的臺灣醫事聯盟協會訪問團從臺灣金門直航廈門,并抵達福州,與福建醫學界同行進行交流。 
  同日,陳水扁會見美國眾議員訪問團時稱,未來15個月的兩岸關系“沒有什么值得擔心的地方,也不會有任何突發事件發生,臺灣絕對不會成為美國的負擔”。 
  同日,陳水扁批準未來“護照”加注“TAIWAN”。

  20日,臺“行政院長”游錫堃與臺聯黨主席黃主文等共同召開記者會稱,將從嚴、從重嚴懲未經許可赴大陸投資的八英寸晶圓者。

[3月]

  1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10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參加臺灣代表團審議時,就做好新形勢下的對臺工作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四點意見,即“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大力促進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要深入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要團結兩岸同胞共同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指出“凡是有利于祖國和平統一、凡是有利于臺灣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凡是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措施,我們都會全力推動”。

  12日,臺“陸委會”就胡錦總書記“四點意見”作出回應,重申陳水扁的“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原則。

  16日,民進黨中央公布“政策辯護Q&A”說貼,在“兩岸直航”部分誣稱一旦開放直航,“中國會更方便在臺灣收買民眾”,利用他們影響選舉結果。

  20日,國務院臺辦和民政部聯合頒布《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管理暫行辦法》,自4月20日起正式實施。這標志著大陸臺資企業協會的批準成立更具規范化。美國向伊拉克開戰,祖國大陸允許臺灣航空公司的飛機飛越祖國大陸空域。

  25日,因應美國攻打伊拉克,祖國大陸批準臺“中華航空公司”改飛祖國大陸開放的應急航路至中亞、歐洲。 
  同日,臺“陸委會”公布評估報告,以“金馬地區防疫能力不足”為由否決現階段擴大實施“小三通”。

  27日,陳水扁接見日本訪客,聲稱中國大陸隱瞞SARS疫情,以致影響全球民眾的健康,臺灣亦受到相當影響,希望能與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合作,共同努力做好防治SARS的工作。 
  同日,臺“中華航空公司”的飛機飛越祖國大陸空域。

  30日,臺“陸委會”宣布即日起關閉馬祖“小三通”往來,金門則視大陸福建非典疫情再決定。

[4月]

  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非典疫情時表示,中央政府對香港和臺灣出現SARS疫情非常關注,并愿與香港和臺灣開展多種形式的疫情控制和疾病防治工作。

  8日,臺“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到北京,就非典疫情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交換了意見。

  9日,衛生部開始通過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海協等民間渠道,及時向臺灣有關民間團體通報大陸有關非典疫情和在大陸臺胞染病及診療情況,保證兩岸防治非典信息交流暢通。

  1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親赴臺資企業看望臺商,了解臺資企業的生產和員工生活情況。 
  同日,海峽兩岸間最大規模機電專業展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揭幕,來自島內的企業展位近200個。

  23~24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院管理學會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預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非典”疫情爆發以來兩岸暨港澳地區醫學學者專家首次就“非典”防治和治療等進行交流研討。

  24日,臺當局宣布,為因應SARS疫情自即日起暫時拒絕北京、廣東、山西、內蒙等SARS疫情集中地區的大陸專業人士來臺。

  27日,國務委員唐家璇、海協會長汪道涵分別發表紀念汪辜會談10周年的專文,高度評價了汪辜會談的歷史意義,進一步闡述了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三個可以談”的主張,再次表達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繼續推動兩岸平等談判的誠意。

[5月]

  3日,呂秀蓮誣稱臺與大陸“過度交流對臺灣造成嚴重影響”,臺商應冷靜思考“后非典型肺炎時代如何固守臺灣,不要再迷思大陸市場”。 
  同日,經中國政府同意,世界衛生組織干事長布倫特蘭授權WHO專家前往臺灣提供防疫技術幫助。

  8日,國臺辦主任陳云林、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常務副會長李炳才考察了天津光寶、頂新、英保達等部分臺資企業。

  9日,“海峽兩岸防治非典研討會”在兩岸醫療專家的推動下,通過電視電話形式在北京、廣州、臺北同步舉行。

  12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致函臺灣紅十會組織負責人,表示大陸向臺灣捐贈抗SARS物品的意愿。13日,臺灣紅十字組織回函婉拒。

  19日,應金門方面要求,因“非典”廈門至金門海上直航5月20日起暫時停航。

  20日,臺當局謀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圖謀第7次遭到挫敗后,陳水扁提出“將邀請朝野及社會各界共同研議臺灣加入WHO的公民投票”。

  21日,中央電視臺和臺灣年代電視臺連線錄播,兩岸中醫藥專家就中醫藥治療非典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21日,臺灣“海基會”主動致函大陸海協,對大陸各界有意捐贈醫療用品表示感謝,并稱已受臺灣主管機關委托統一受理大陸捐贈臺灣抗SARS物品事宜。23日,海協做出回應,表示要向臺北、高雄等疫情較重縣市捐贈20萬套防護服,10萬只符合N95標準的口罩,5輛具有負壓隔離功能的救護車,并提出大陸醫療界愿組成醫療組赴臺參與救治工作。25日,在大陸即將發貨時,;鶗睾芙^了大陸方面的捐贈。

  25日,中華中醫藥學會邀請北京和廣州的中醫藥專家,通過電視電話連線的形式,分別在北京和廣州與臺北會場的臺灣專家共同召開防治非典研討會。

  27日,首批由中華醫學會、北京大學醫學部向臺灣有關團體捐贈的7萬套防護服,10萬只口罩運抵臺灣,并分贈臺北市、高雄市、花蓮縣、云林縣和金門、馬祖的20余家醫院、護校與基層診所。3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二批捐贈防護服6萬套運抵臺灣。

[6月]

  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法國埃維昂與美國總統布什會談時,重申了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指出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中國政府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愿意盡最大努力采取以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布什強調美國政府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反對“臺獨”,這一政策沒有改變,將來也不會改變。

  3日,臺灣專家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中日韓東盟10+3防非高級研討會,共同商討區域防疫工作。

  12日,臺“外交部”宣布,自9月1日起新版“護照”封面上將加注“臺灣”。

  17日,“兩岸匯款即時通”在廈門正式啟動,由中國建設銀行廈門分行與包括臺灣銀行、華僑銀行等28家臺銀行執行往來業務。

  20日,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與陳水扁會面,強調美國“反對臺灣舉行任何議題的公民投票”。次日,美國國務院正式表態將“嚴肅看待”陳水扁就職時的承諾。 


[7月]

  4日,陳水扁接受日本《每日新聞》專訪,聲稱往后10個月任期中“恢復兩岸對話相當困難”,無法接受一中原則下的兩岸直航。

  16日,臺“陸委會”被迫同意恢復“兩門”、“兩馬”海上客貨直航。

  17日,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在云南麗江主辦2003年度兩岸關系論壇,兩岸暨港澳地區100多位學者就“當前兩岸關系形勢及發展前景”進行研討交流。 
  同日,《亞洲華爾街日報》刊登對陳水扁的專訪。陳水扁聲稱“直航并非第一優先要務”,“決不可能為直航而接受一個中國原則”。 
  同日,受SARS影響而被關閉的金門、廈門航線正式恢復通航。

  24日,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施里弗表示,美未看到臺有非辦“公投”不可的理由,但樂意聽聽臺認為“公投”很重要的原因。

  26日,陳水扁以視訊方式對在英國舉行的第30屆“世界臺灣同鄉會聯合會年會”發表演說,鼓吹“2004年臺灣將以公投改寫歷史”、“2004年3月20日之前舉行公投是無可避免的”、“有100%的信心推動公投成功”。

  28日,臺“陸委會”通過修正相關措施,放寬旅居海外地區、從事科學與技術研究或科技管理、并取得第三地的工作證、或永久居留身份且具碩士以上學歷等大陸產業科技人士可以赴臺從事長期科技研發或技術指導,赴臺期限可長達6年。 
  同日,臺“國貿局”決定從8月1日起開放113項大陸鋼鐵成品入臺。

[8月]

  6日,臺“中央銀行”、“財政部”宣布自7日起開放島內銀行國際金融業務(OBU)可辦理以美元交割人民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和NDO(無本金交割之匯率選擇權)業務。

  10日,陳水扁強調民進黨對基本立場絕對不能讓步、退卻,絕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堅持“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立場決不讓步。

  12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會見臺灣“工業總會”大陸經貿考察團全體成員。

  13日,陳水扁提出“兩岸直航三階段論”,聲稱將在2004年3月20日大選之后排除各項政治障礙,讓直航談判順利展開,并具體提出兩岸關系的“一個目標”和“直航”的“三個階段”。 
  同日,臺“財政部金融局”公布經修正后的銀行赴大陸設分支機構的相關規定,今后島內銀行經主管機關“專案核準”即可在大陸設立代表人辦事處。

  14日,陳水扁表示,“臺灣不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管叫臺灣也好,叫中華民國也罷,都是主權獨立國家”,“我們不是地區和行省,如果身為國家卻不敢說,不敢承認一邊一國,還遮遮掩掩,把它故意模糊化,這些都是愧對祖先和子孫的作為”。

  15日,臺當局正式公布“兩岸直航技術評估報告”,強調推動兩岸“直航”必須通過兩岸協商并簽署協議,并稱協商時應堅持“國家主權絕不退讓”等前提。

  16日,由“群策會”主辦的“‘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研討會”在臺北舉行,陳水扁與與李登輝同臺攻擊“一國兩制”。

  25日,臺“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公布新版的“旅游預警分級表”,首度將“中國大陸”列入“外國”。

  26日,26名大陸女子被不法分子拐騙私渡臺灣,因遇臺灣“海巡隊”緝捕而遭臺灣蛇頭推入大海,導致6人溺水死亡、2 人受傷的惡性事件。

[9月]

  1日,臺當局正式發行封面加注“TAIWAN”字樣的新版“護照”。

  4日,臺“行政院”和民進黨中央提出建議,要求“教育部”將各級學校教科書關于“中華民國依據《開羅宣言》統治臺灣的內容”刪除,企圖抹殺《開羅宣言》確定臺灣法律地位的歷史地位。

  5~8日,以廖國棟為團長的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一行38人,參加了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舉辦的“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6日,在臺灣當局的支持下,以李登輝為首的“臺獨”分裂勢力在臺北舉行了所謂“會師總統府、前進聯合國”的“臺灣正名”大游行。李登輝聲稱“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 
  同日,國民黨召開十六全三中全會,連戰提出建立“空中安全走廊”構想,推動兩岸直航。

  8日,國務院臺辦宣布將以個案放寬臺灣記者駐點時限。

  10日,臺“陸委會”公布“間接貨運包機”措施,聲稱在兩岸尚未協商直航之前,“將在不違反現行兩岸航空貨運政策架構下,推動單向、有限度、間接貨運包機”。 
  同日,第六屆京臺科技論壇暨京臺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在北京召開,500余位來自京臺兩地的科技界、學術界和工商界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與會。

  10~11日,由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俄羅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共同發起的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莫斯科大會隆重舉行,50多個國家的600名華僑華人與會。

  17日,臺“駐美代表處”的“旅行組”、秘書組、業務組三機構分別“正名”為“領務組”、“政治組”和“國會組”;包括舊金山在內的12個駐美“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也同步更名,辦事處秘書改稱所謂“領事”、“副領事”。 
  同日,臺灣當局第11次向聯合國叩關的圖謀遭到失敗。

  22日,臺灣2005學年度“高級中學歷史課程綱要草案”出爐,明代中葉以后的歷史包括清朝及“中華民國”的建立、海峽兩岸關系等全部歸類到世界史中。

  27日,臺灣空軍一架“經國號”戰斗機在澎湖外海出事,跳傘逃生落海的兩名飛行員被在附近海域作業的福建“閩龍漁”2681、2682號漁船發現并救起。

  28日,陳水扁在民進黨建黨17周年大會上公然提出“2006年民進黨將與臺灣民眾共同催生臺灣新憲法的誕生”。

  29日,針對陳水扁拋出“催生新憲法”議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表示,美國會繼續嚴肅看待陳水扁2000年就職時做的“四不一沒有”宣示,并“相信它們會得到遵守”。

  30日,陳水扁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將于2006年完成憲政改造工程,最后的新憲法版本必須經由公民投票的方式由民眾直接決定”。

[10月]

  6日,陳水扁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聲稱“‘一中’原則是不應該存在的不正常想法,應加以糾正”,“所謂的‘九二共識’還是‘一中’原則,這是要把臺灣變成一個地區,貶低臺灣,使臺灣邊緣化”,“臺海兩岸是一邊一國,一個是中國,一個是臺灣”;并態度強硬地表示“臺灣不是哪個國家的一省,當然不是另一個國家的一州”,“任何民主改革都是我們的內部事務,我不認為有民主國家可以反對我們的民主理想”。

  9日,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修正案,大幅調整了有關兩岸協商、“三通”和文教交流的各項相關具體規定。這是自1992年該條例公布以來首次全面性修正,全部133個條文中新增37條、修正55條,調整比例高達70%。

  10日,陳水扁發表“雙十節”祝詞,繼續鼓吹“公投制憲”,并稱兩岸之間永遠存在“合作之門”、“和平之門”,只有放棄“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政治框架,放棄對臺灣人民的武力威脅和國際打壓,才能打開“合作之門”、“和平之門”。

  12日,臺灣首次組團參加深圳舉辦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設立“臺灣精品館”。

  14日,陳水扁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裁示成立“新憲法小組”,由其老師、“臺獨”分子李鴻禧任總召集人,負責研究“新憲法”的時程、內容。

  20日,出席APEC會議的美國總統布什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獨”的立場不變。美國務院也發表聲明表示,2004年臺灣“大選”不論誰當選、誰上臺,美國都將與之合作,并沒有偏好。

  21日,臺“教育部”依據“兩岸關系條例”修正案制定的“各級學校與大陸地區學校締結聯盟審查要點”草案出爐。 
  同日,國民黨主席連戰在美國企業研究所和傳統基金會舉辦的餐會上演講時表示,“‘一中’政策只有在‘一中’代表中華民國時才能為臺灣接受”,“兩岸復談可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作為基礎”。

  23日,臺“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在“立法院”接受咨詢時稱,在符合“憲政法令”、彰顯臺灣“主權”的前提下,“將研議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區隔之適當名稱”,未來在“非邦交國”的駐外機構名稱將統一冠名“臺灣”,并在一年之內完成至少一半“代表處”的更名;同時“中央銀行”、“中央信托局”等機關的英文標識中的“CHINA”將刪除。

  25日,在陳水扁主導、民進黨組織協調下,有臺聯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等激進“臺獨”組織共同參與的“10·25全民公投、催生新憲大游行”在高雄進行。陳水扁在游行晚會上鼓吹“公投制憲”要“畢其功于一役”,要使臺灣成為“正常、完整、偉大的國家”。

  27日,“華航”總經理魏幸雄、長榮總經理林寶水、遠航總經理陳每文、復興航空總經理等6家航空公司聯名呼吁臺當局開放“春節包機直航雙向對飛”,代替“間接包機”模式,以降低成本。

  29日,臺“行政院院會”通過“公投法草案”。陳水扁叫囂“一邊一國已成臺灣主流民意”,2004年選舉將是“一邊一國對一國兩制”、“改革對黑金”、“相信臺灣與唱衰臺灣”之爭;“一個中國”主張,“不管玩什么文字游戲”都是一個中國,絕不能接受。

  31日,陳水扁啟程“出訪”巴拿馬,展開為期7天的“過境”美國到中美洲活動行程。

11月]

  1日,陳水扁在過境美國紐約參加親臺僑社舉辦的宴會上,明確提出“制定臺灣新憲法”的主張。

  7日,美國國務院官員稱,美國給予陳水扁“過境”待遇都是依照慣例或國際禮儀,談不上所謂臺美關系有所突破。

  11日,陳水扁聲稱要以“公投”決定“臺灣新憲法”的版本及內容,是“制憲”而非“修憲”。

  17日,國務院臺辦負責人就陳水扁當局通過“公投立法”進行“臺獨”分裂活動發表談話,指出陳水扁當局假借民意推動“公投立法”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分裂行徑,正告陳水扁當局立即停止利用“公投立法”進行分裂國家的罪惡活動。

[12月]

  1日,臺“入出境管理局”開始對赴臺大陸配偶實施全面面談制度。 
  同日,臺“陸委會”討論通過“大陸地區勞務服務在臺灣地區從事廣告活動管理辦法草案”,未來經許可輸入的大陸有形或無形商品,只要島內相關法令對同類商品沒有禁止廣告者都可在臺從事廣告活動。 
  同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鮑徹表示,美國反對任何會改變臺灣地位或走向“臺灣獨立”的“公民投票”,美方很嚴肅地看待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承諾。

  5日,陳水扁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正式改稱“防御性公投”為“防衛性公投”。

  7日,陳水扁公布“防衛性公投”題目是“2300萬人民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撤除瞄準對臺灣的496枚導彈,并公開宣示不再對臺灣使用武力”。

  9日,美國總統布什在與溫家寶總理會談后的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反對任何由臺灣及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決定,而臺灣領導人最近的言論及行動,顯示他可能已經決定要片面改變現狀,這也是美國所反對的”。 
  同日,陳水扁在“美麗島人權紀念”晚會上聲稱,“怎么嚇、怎么擋,都沒有用,明年320不只選總統,也要爭取第一次公民投票的基本人權”,“明年第一次公投絕對不受影響”。

  10日,民進黨中執會正式提名陳水扁為2004年“大選”候選人。陳以候選人身份發表演講稱,明年320將按原計劃舉辦“防衛性公投”,并稱“明年選舉將是一邊一國對一個中國、堅持改革對黑金復辟、相信臺灣對唱衰臺灣的競爭”。

  12日,臺“金廈工商訪問團”從金門搭船直航廈門,成為第一個專案獲準“小三通”登陸的臺灣工商團體。

  13日,臺“陸委會”完成“臺灣地區人民進入大陸地區申報程序”草案,以嚴格限制島內民眾赴大陸。

  14日,“連宋競選總部”主委王金平稱,國親聯盟將不再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以“反對急統和急獨、臺灣主權、維持現狀”為主軸,“在維持現狀的前提下,不排除‘臺獨’成為未來的選項之一”。16日,連戰在外國記者會上強調,“泛藍”主張“維持現狀,反對急獨也反對急統,但兩岸對話并沒有時間表”。

  15日,陳水扁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稱,“除非中國同意立即撤除對臺灣的導彈部署、公開宣示不再對臺使用武力,明年320公投就可以不舉辦”;“如果選舉時試謝飛彈,是非常清楚的挑釁、攻擊行為,‘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就不可能存在”。

  25日,胡錦濤總書記會見臺資企業協會會長,并發表講話。胡錦濤強調祖國大陸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第二页|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伊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台湾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高清大全|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