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7月22日消息 中國國民黨發(fā)言人陳以信22日晚間表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絕對有誠意面對黨營事業(yè)問題,但標售流標5次并非國民黨所樂見。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監(jiān)察院監(jiān)察委員”黃煌雄即將卸任,他22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自李登輝以來,馬英九是歷任國民黨主席鐘最勇于面對黨產問題的,并一度展現出徹底解決黨產問題的決心。但即便如此,馬英九承諾的2008年前將黨產處理完畢的誓言,迄今尚未實現。為了健全臺灣的民主與政黨政治,國民黨必須盡快終結黨產,“這是臺灣民主化的最后一道關卡”。
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fā)言人陳以信22日晚間表示,外界質疑的國民黨黨產,絕大多數都已回贈,目前剩下的主要是“黨營事業(yè)”的經營問題。
陳以信說,馬英九就任黨主席后,2006年8月23日公開提出黨產報告,宣示將以“合理、合法、公開、公益”原則處理;2007年6月27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將黨營事業(yè)中投公司全部股權依法信托,國民黨承諾不再涉入經營,并配合當局的“政黨法草案”相關規(guī)定開始進行黨營事業(yè)標售。
陳以信表示,截至目前已經公開標售7次,有5次是在馬英九任內,最近一次招標是2013年10月1日,然而5次結果最后都是流標。
他強調,馬英九對于黨營事業(yè)的處理態(tài)度光明磊落,絕對有誠意解決;5次流標并非國民黨所樂見,但畢竟國民黨更不能削價求售,否則賤賣黨產就有觸犯“刑法”中的“背信罪”之虞。
陳以信說明,2000年連戰(zhàn)擔任黨主席三個月后,6月時國民黨即全面清點黨產。為積極回應2001年4月“監(jiān)察院”所提出的調查報告,國民黨于2002年9月開始著手處理黨產,陸續(xù)將不動產中因捐贈或轉帳撥用取得土地及建物部分,回贈原有公務機關。
截至2006年8月止,國民黨已將186筆不動產(當時公告現值共計17.6億元新臺幣),贈與原機構及“財產局”,其中包括臺北實踐堂及中油實踐大樓等。依據“監(jiān)察院”報告,完成回贈比例為97%。
陳以信說,國民黨未來仍會秉持“公平、公開、合理、專業(yè)”原則,繼續(xù)規(guī)劃與執(zhí)行標售事宜;也會持續(xù)推動公益事業(yè),標售黨營事業(yè)后,將標售所得除依法保留黨工離退金、黨務運作和發(fā)展經費外,剩余部分都會捐做公益使用。(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