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消息 臺“立法院”防務委員會17日初審2008年臺當局“國防部”機密預算,據“立委”轉述,引發(fā)國際關注的“雄風二E”巡航導彈量產案,預算被刪除和凍結各三分之一。“立委”分析,如此一來“雄二E”導彈已可能無法在明年量產。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引發(fā)國際關切的“雄二E”導彈量產案“戟隼計劃”38億余元新臺幣預算,昨天在臺“立法院”防務委員會中因國民黨“立委”蘇起堅持全刪,一度與綠營“立委”僵持不下。蘇起在會中強調,此時通過這筆預算會被解讀為對大陸挑釁。
據“立委”轉述,臺“中科院”官員昨天在預算審查會中,極力否認“雄二E”導彈的發(fā)展進度落后,并強調“中科院”已掌握導彈關鍵技術,無須美國提供關鍵零組件,也可以靠自己進行量產。
不過這項說法并未取信于臺灣朝野“立委”,連綠營“立委”也要求“中科院”必須清楚交待研發(fā)進度是否落后,才得以解凍其中三分之一預算。
至于另一項同受矚目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導彈的量產“追風計劃”,據“立委”轉述,明年度的21億新臺幣機密預算已順利過關。比較特別的是,日前同在“雙十”當天曝光的“天弓三型”ATBM反導彈系統(tǒng),無論是在研發(fā)或量產項目中,臺軍方都未在明年度編列相關預算。
此外,美國售臺的F-16C/D戰(zhàn)機“鳳隼項目”,“委員會”初審將臺空軍編列的新臺幣230億預算大刪100億,并將余額全數凍結。同時還有臺海軍的“光六”導彈快艇,則因臺“中科院”負責的電戰(zhàn)和武器系統(tǒng)進度落后,明年度的11億新臺幣預算遭到凍結2億。
至于臺陸軍兩項近十年來最大的通用和攻擊直升機采購案,最后被放行。 (云鵬)
[ 責任編輯:田云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