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問”健康丨臨近開學孩子緊張怎么辦?5招應對“開學焦慮癥”
臨近開學
有的孩子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充滿期待
也有孩子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情緒
如何幫助孩子調整好狀態(tài)?
聽聽專家怎么說↓
醫(yī)生介紹,開學前孩子出現(xiàn)緊張、焦慮、精神倦怠等情況是非常正常的。經過暑假,孩子們的大腦已經適應了自由、放松、生活不規(guī)律、低壓力的狀態(tài),面對即將到來的校園生活時,大腦需要重新適應。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緊張焦慮的表現(xiàn)形式也有所不同,家長們不必過于擔心,大部分孩子可以通過自我調節(jié),快速適應,從而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tài)。但是當孩子的情緒問題明顯加重,甚至伴隨一些軀體癥狀,家長們就要引起警惕了。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兒科主任 何凡:比如超過1到2周左右的焦慮,持續(xù)時間比較長,程度比較深,會有一些身體上的不舒服,比如很多孩子會吃不下東西、心慌,可能會覺得肚子疼、頭疼,寫作業(yè)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容易分心走神,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要比較重視。
應對孩子情緒問題 切忌急躁和指責
面對孩子緊張、焦慮等情緒,家長應該怎么辦呢?專家指出,家長最重要的一個字就是穩(wěn),穩(wěn)穩(wěn)地拖住孩子的情緒,切忌急躁和指責。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臨床心理中心 精神科主任醫(yī)師 劉競: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他本身內心會有一些恐懼,所以特別習慣于回避和隔離,然后就說你不要這么想,你應該怎么做,總之會給予一些理智化的表達,所以小孩就會感覺情緒的表達是有羞恥感的,不愿意表達。因為他會感覺當我表達出來的時候,爸爸媽媽給予的是一個拒絕和排斥的反應。當孩子的情緒被外界所回避和隔離、拒絕的時候,他可能沒有其他方式宣泄,也可能就會選擇沉迷于手機,或者是通過自傷等方式來宣泄情緒。
如何讓孩子學會接納和表達情緒?
任何情緒的疏導
永遠離不開接納和表達。
如何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
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調整好情緒?
劉競:當家長們注意到孩子有一些情緒波動的時候,可以給他一些反饋。比如說爸爸媽媽注意到你最近面臨開學的時候有一些情緒波動,你愿意跟我聊聊嗎?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被理解和接納,而不是被批評和否定。
此外,家長可以幫孩子對情緒進行命名,讓孩子能夠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到底是什么,可以是一只非常憤怒的小獅子,或者是一只退縮的恐懼的小烏龜。
家長還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來幫助他找到一個合適的表達情緒的途徑。可以通過寫情緒日記、畫畫,或者是戶外運動的形式,讓孩子把情緒釋放出來。
劉競:總之我們不是讓孩子去表現(xiàn)出每天都很開心,他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學會和自己的情緒去相處,并且智慧靈活地表達。
適應開學循序漸進 制定學習生活計劃
在孩子接納和表達了自己的情緒之后,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學習和生活計劃,從行動上讓孩子逐漸適應新學期的到來。
調整作息:假期最后幾天,可以通過每天提早15分鐘就寢和起床的方式,逐步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
規(guī)律活動:固定學習、運動、娛樂和休息時間,逐步減少電子設備使用,可用音頻故事或其他活動代替視頻娛樂;嘗試和孩子簽訂設備使用契約,幫助孩子擺脫對電子設備的依賴。
認知喚醒: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作“開學心愿瓶”,寫下對新學期的期待,增強積極情緒。
環(huán)境過渡:和孩子一起整理書包,準備校服和文具,布置學習區(qū),這些開學前的儀式性活動,都能讓假期綜合征逐漸遠離。
社交預熱:鼓勵孩子提前為好友準備一些開學的小禮物或卡片。
面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避免“一刀切”
專家提醒,家長面對孩子玩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問題上,一定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假期放任不管,快開學了突然沒收手機,這種過于簡單粗暴的行為很容易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
何凡:有一些家長經常會采取一個極端做法,直接把家里的網斷了,一刀切,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出現(xiàn)特別極端的情緒反應,比如暴躁、發(fā)脾氣,甚至跟父母有一些肢體上的沖突,我們一般會建議,一定是一個長期管理的過程。
劉競:孩子的壓力和情緒就像潮水一樣,它會起伏漲落,但是家長就像海岸一樣,給予孩子一個穩(wěn)定的依托,家長也不需要談到壓力就色變,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去適應壓力的能力。
(總臺央視記者 牟媞媞 石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