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追尋抗戰記憶,傳承英雄精神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以冷云為首的東北抗聯八名女戰士群像讓人肅然起敬;左權將軍犧牲前寫給妻子的絕筆信催人淚下;趙一曼從被捕到英勇就義的詳細檔案令人震撼……走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一本本留言冊被前來參觀《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的觀眾寫得滿滿當當。很多觀眾參觀后紛紛表示,這些革命英烈的事跡感天動地,令人敬佩、催人奮進。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1931年9月18日,日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9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強烈譴責日本的侵略暴行,要求日本立即撤退在華的一切海陸空軍。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無數中華兒女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熔鑄于血脈,把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鐫刻進基因,以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構筑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忘不了,抗日英雄馬本齋的母親白文冠,在日軍逼迫其給兒子寫信勸降時誓死不從,咬破手指用血寫下“抗日到底”4個大字,絕食抗爭最終英勇就義;忘不了,“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的張自忠,曾任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率部與日寇浴血拼殺,負傷不下火線,直至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忘不了,面對敵人“不殺降者”的勸誘,楊靖宇發出“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的怒吼,直至流盡最后一滴血。
戰旗獵獵鑄忠魂,鐵骨錚錚守河山。面對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了正確戰略策略。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廣大中華兒女爭先投入保家衛國的偉大斗爭中。中華兒女同仇敵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義篇章。在氣壯山河的偉大抗爭中,諸如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堪為中華兒女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生動寫照。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艱險越向前。在波瀾壯闊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的抗戰英雄拋頭顱、灑熱血,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為鑄就偉大的抗戰精神作出了重大貢獻。事實上,“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所有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人們都是英雄,我們應永遠懷念、永遠銘記。回望這段歷史,我們應繼承英雄之志、鑄就英雄之魂、弘揚英雄之氣,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天地。(賈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