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無子無孫成社會主流 臺灣探討應對“少子”未來

2015年10月23日 08: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臺北,參加社區(qū)活動的老人。

  臺灣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無子無孫的家庭會在未來成為主流家庭形態(tài),這不僅是個人養(yǎng)老方式的改變,也會改變社會面貌。

  近日,臺灣媒體披露一組生育調查數(shù)字,受訪者45%沒小孩,其中根本沒有生育計劃的約16%;雖然臺灣一直出臺政策鼓勵生育,但高達87%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生育補助而生小孩。人口學者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推算,到了2035年,保守估計,臺灣家庭四成無子,五成無孫,老齡社會即將形成,個人和社會都要早做打算。

  孔子惹的禍?

  在討論的各種聲音中,最另類的是不生孩子怪孔子。因為臺灣女性受教育的程度不低于男性,但社會在兩性文化中依然遵從傳統(tǒng)儒家思想:婦女在家庭中要盡相夫教子本分。因此,不少職業(yè)女性一旦生育就要以育兒為中心,不得不放棄職業(yè)和自己喜歡的專業(yè),一些受過高等教育且熱愛工作、職場前景看好的女性無法兩全,不少人選擇不育。有人認為這是儒家文化給現(xiàn)代社會帶來的障礙。

  支持這一觀點的人舉例稱,歐洲早期也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文化,上世紀六十年代,風氣轉變,男性越來越多地介入家務,而且毫不介意。他們洗衣、接送和陪伴孩子,再加上托兒所普及,婦女比較容易兼顧工作與育兒,北歐國家和法國、英國的生育率稍有回升。但傳統(tǒng)觀念較深的國家如德國、意大利,生育率仍難提振。

  雖然“怪孔子”乍聽突兀,但臺大社工系教授王麗容表示,臺灣傳統(tǒng)家庭男性不做家務,全由女性承擔,這在現(xiàn)代社會開始影響女性的婚姻滿意度,而女性對婚姻不滿也是影響生育的一個因素。提升生育率,除了社會要建立完善的托育服務,也要扭轉“女主內”的傳統(tǒng)思想,男性應多承擔一些家務,協(xié)助職業(yè)婦女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再者,因為少子與重男輕女,臺灣的性別失衡現(xiàn)象將趨嚴重,這也令男性必須學會做家務才更有機會建立小家庭。

  “養(yǎng)不起”之憂

  現(xiàn)代社會,人們對生活的認識有所改變,育兒并不是以往多把米多碗水的事情,生產、托兒、教育都要規(guī)劃,而每一項都離不開錢的支撐。往往小兩口還在為自己的房子、車子捉襟見肘,對于育兒,就以一句“養(yǎng)不起”逃避掉了。

  不能一味指責年輕人貪圖享受、不負責任。臺灣的調查數(shù)字顯示,有將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家庭月收入6萬-10萬元(新臺幣,下同)才能安心養(yǎng)一個小孩,有近三成表示要10萬-15萬元,有近三成表示要3萬-6萬元,而30歲左右的年輕人平均薪水也就3萬元,兩相比較,“養(yǎng)不起”真不是借口。此外,臺北等大城市房價高漲不落,專家指出,房價與育兒有明顯關聯(lián)作用,臺北房價與收入的比例居全球第三高,很多人一工作就背上沉重房貸,不僅選擇不育,還有人選擇不婚。

  “養(yǎng)不起”還包括金錢以外的因素,比如有人擔心孩子的未來、有人認為教育環(huán)境太差、有人認為照顧不了、有人憂慮社會治安,其中超過四成對孩子的未來不樂觀。新北市一對中年夫妻接受臺灣記者采訪時表示:“看到有些婆媳因管教小孩意見不同而失和,再看看臺灣大環(huán)境這么糟,包括升學主義、環(huán)境惡化、政客亂搞等,還好當初沒有生小孩!”

  近幾年,臺灣一直在出臺各種獎勵措施“催生”,馬英九將生育提升到“國安”的高度,但調查顯示,仍有超過八成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生育或托育補助就生兒育女。專家認為,這是因為措施零散,缺乏總體性,“知道的人不多,覺得有幫助的人也不多。”對育兒的幫助只是杯水車薪。面對人口減少的社會,政策思維必須大調整,應善用有限資源提高人民生活的滿意度,提升經濟附加價值。

  又老又窮的未來

  又老又窮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有可能成為整個社會的劫難,而這都和生育率有關。臺灣2014年的生育率全球第二低,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2016年起,臺灣的勞動力人口開始負成長,2020年起人口將開始負增長,如情況得不到扭轉,半世紀后的2061年,臺灣青壯年人口將腰斬,只剩下904萬人。這就意味著目前平均6.2個青壯年負擔1個老人的情況,會變成1.2個青壯年要負擔1個老人,社會的未來將“又老又窮”。

  當下的沖擊是,勞動力減少造成繳稅人口減少,沖擊經濟與財政。今年臺灣經濟增長進入“保一”的艱困時期,有臺灣專家指出,到了2035年,臺灣的勞動力人口(19-65歲)將減少265萬人,在生產變量與產業(yè)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單人口因素,臺灣人均所得將倒退至2010年的水平。

  退休、健康保險等福利制度也面臨虧損的困境,2012年臺灣有32萬人月領老年年金,每月從勞保基金領走48億元,2013年底就有50萬人月領,一個月要支付76億元,今年7月有超過68萬人月領,勞保基金一個月支付110億元,3年間翻漲2倍多。同時,老齡化帶來健保支出直線上升,65歲以上老人醫(yī)療費用占健保支出的四成,估算明年健保支出將達到6000億元。

  對此,專家提醒說,除鼓勵生育外,輔導老人再就業(yè)和移民也是補充勞動力的必要手段,當局須早做政策規(guī)劃,不能坐等危機到來。此外,還要評估各項福利制度的缺口,及早調整,比如健保方面應推行整合性門診,讓老人少跑科室,又能減少醫(yī)療資源浪費,還要加強健康管理,指導老人盡可能自理生活,同時探討住家醫(yī)療的可行性,全方位為健康保險支出解壓。

  無子無孫,人口老化,這不僅是臺灣必須面對的危機。如果誰認為這還是遙遠的困境,未免缺乏遠慮了。

互動社區(qū)
熱帖| 博文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最近2018中文字幕在线高清下载| 无码av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日韩久久久久久中文人妻|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八戒理论片午影院无码爱恋| a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中文字幕av在线|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天堂资源在线最新版天堂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