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臺山海相約 共探黔東南民族文化瑰寶
2025-09-16 14:3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9月16日訊 近日,臺灣同胞一行跨越海峽,走進貴州黔東南州黎平縣、從江縣、凱里市、臺江縣、鎮遠縣、施秉縣等地,展開了一場深度民族文化研習交流活動。在7天的行程中,兩岸同胞共同探索苗侗文化瑰寶,體驗原生態農耕文明,感悟鄉村振興實踐,共話兩岸青年交流合作新未來。

兩岸青年圍繞非遺傳承、鄉村振興、青年創業等話題暢所欲言。(中國臺灣網發)
侗苗風情: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
在侗寨苗鄉,臺灣同胞們沉浸式體驗了黔東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在“侗鄉第一寨”肇興侗寨,臺灣同胞探訪“仁義禮智信”五座鼓樓,學習體驗侗族大歌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的自然和聲演唱方式;在“中國最后一個槍手部落”岜沙苗寨,臺灣同胞感受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蘊,他們觀看岜沙漢子用鐮刀剃頭的傳統絕技,體驗原始的狩獵方式和農耕技術,深入了解苗族同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哲學;西江千戶苗寨的體驗讓臺灣同胞流連忘返,他們在此欣賞苗繡技藝、銀飾制作,品嘗苗家酸湯魚,喝攔門酒,被苗族同胞的熱情好客感染。夜幕降臨,苗寨燈火璀璨,臺胞們于萬家燈火中感受靜謐和溫馨。
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非遺活化的雙翼齊飛
在凱里“繡里淘”非遺集市、舞水云臺旅游商品開發有限公司等地的參訪,讓臺灣同胞看到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凱里“繡里淘”非遺集市上,琳瑯滿目的苗族刺繡、銀飾、蠟染等手工藝品令臺胞贊嘆不已,通過現場感受和與手工藝人的交流,了解傳統工藝在當代的創新發展和市場轉化;在舞水云臺旅游商品開發有限公司,臺灣同胞詳細了解企業如何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旅游商品開發,推動非遺技藝的產業化發展,將“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
文體盛事:鄉村活力的生動注腳
臺灣同胞走進“村T”和“村BA”現場,體會農文旅體商融合發展,感受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創新表達和黔東南鄉村蓬勃的生命力。臺胞們觀看“村T”民族服飾精彩演繹,現場氣氛熱烈。在臺江縣臺盤村,臺灣青年參觀火爆全網的“村BA”發源地,這個由村民自發組織的籃球賽事已經成為推動鄉村文體發展的成功典范,讓臺灣同胞體悟到體育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歷史與未來:過去和將來的雙向對話
在鎮遠古城,臺灣同胞們參觀了鎮遠和平村舊址。這里曾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軍政部第二俘虜收容所,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在中國抗日戰爭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實物展示和深刻講解,臺灣同胞與革命先輩展開時空對話,回顧中華民族抗戰的歷史,銘記歷史、珍視和平,也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知。
在花漾河畔舉行的黔臺兩地青年交流座談會上,兩岸青年圍繞非遺傳承、鄉村振興、青年創業等話題暢所欲言,共同探討如何加強黔臺交流合作,不斷強化情感聯結,促進心靈契合。
此次黔東南之行,臺灣同胞們通過全方位親身體驗,更加全面地認識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更加直觀地了解了大陸的發展成就。活動的成功舉辦,為黔臺兩地的交流搭建了新的橋梁,為兩岸青年相互了解、增進友誼提供了新的平臺。相信在未來,這樣的交流活動將會越來越多,兩岸同胞將會攜手共進,共同繪制兩岸交流美好篇章。(中國臺灣網、黔東南州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