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連心聚沈陽 兩岸青年共筑夢——臺灣青年沈陽行活動側記
2025-09-12 20:5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中國臺灣網9月12日訊 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在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一場意義非凡的青年交流活動正在火熱進行。9月6日至7日,以“跨越山海,逐夢同行”為主題的沈臺青年交流活動在沈陽成功舉辦。來自臺灣島內的40位優秀青年代表,以及在沈陽中國醫科大學、東北大學等5所大學就讀的25位臺灣青年共同組成的交流團,在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研學、參訪和文化體驗活動中,增進了對沈陽歷史人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認識,加深了對祖國大陸歷史文化的認同。
銘記歷史根脈,激蕩愛國情懷
6日上午,活動舉行了啟動儀式,隨后交流團全體成員懷著崇敬與沉重的心情,參觀了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青年們沉浸于一件件承載著民族記憶的珍貴史物之中,感受著歷史的沉重與民族的苦難。從“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到東北軍民的頑強抵抗,從各地燃起抗日烽火到最終取得偉大勝利,讓大家對侵略者的殘暴行徑和中華民族的英勇抗爭有了更為直觀、深刻的認知。在沈臺生周旭薇在參觀時感慨道:“抗戰展現出華夏兒女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根脈,血火淬煉的民族魂魄是兩岸共同的精神基因。”這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更是一場觸及靈魂的愛國主義教育,提醒著兩岸青年共同守護和平、珍視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進一步強化了同屬中華民族的血脈認同。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中國臺灣網發)
深化文化認同,增進血脈親情
6日午后,交流團的行程轉向了文化探索與民族認同的深化之旅。青年們前往遼寧省博物館,開展了一場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主題的研學活動。在博物館內,大家通過一件件承載著中華文明印記的珍貴歷史文物和精美藝術展品,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從紅山文化的玉器瑰寶到遼金元明清的精湛工藝,無不訴說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格局和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由此也讓臺灣青年們對中華文化的廣闊性和包容性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夜幕降臨,沈陽老北市華燈璀璨,流光溢彩,青年們在此觀賞了獨具東北特色的二人轉表演。詼諧幽默的段子、接地氣的表演藝術以及演員們的精湛技藝,引得現場掌聲雷動,笑聲不斷。這場輕松愉快的文化交流,讓兩岸青年在歡聲笑語中增進了了解,也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

青年們在老北市觀賞東北特色表演。(中國臺灣網發)
攜手探訪古跡,共繪時代新篇
9月7日上午,交流團繼續深入探訪沈陽的歷史文化地標。金瓦紅墻的沈陽故宮,這座清朝早期的皇宮,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歷史內涵,吸引了青年們的目光。他們漫步于宮殿之間,感受清代帝王氣息,遙想當年風云變幻的歷史畫卷,對中華文化的連續性和多樣性有了更為立體而直觀的認識。隨后,一行人來到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在這里,青年們通過豐富的史料、珍貴的照片和詳盡的介紹,深入了解了張學良將軍的生平事跡,特別是他當年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合作抗日救亡的民族大義。這段歷史的重溫,讓臺灣青年對近代中國在民族危難面前的團結抗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進一步強化了同屬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兩天的“跨越山海,逐夢同行”沈陽之行,不僅搭建起兩岸青年溝通交流的橋梁,讓青年們“零距離”感受了祖國大陸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蓬勃的發展活力,深化了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知,為他們未來在大陸的學習、就業、創業奠定了基礎,也共同譜寫了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篇章,攜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中國臺灣網、沈陽市委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馬琳娜]